保险中的那些坑:销售员提成是多少?如何看责任免除?如何退保?也许未来的保险很可怕~生活相对论17

保险中的那些坑:销售员提成是多少?如何看责任免除?如何退保?也许未来的保险很可怕~生活相对论17

欢迎大家在B站youtube、微信公众号“生活相对论”、喜马拉雅关注我们
本视频的观看链接:

生活相对论-用辩证的眼光来看生活中的对象

大家好,我是王爷,又和大家见面了。

上期节目王爷说了什么是保险,保险公司一般如何赚钱,这期节目王爷不想说为什么要保险,也不推荐任何保险产品,只是来说说看保险的一些内幕。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保险弄的和传销一样,一个人入坑保险公司,然后全家人亲戚朋友都会被那啥。

其实保险公司销售的提成还是很可观的,一般为首年保险金额的15-100%

一般而言:疾险40%,医疗险20%,意外险20%,年金险15% ,这是多年分期缴费的首年,次年开始最多到十年,如果保险公司业务员还在职可以继续抽,一般为5%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很多新兴的保险入口就出来了,比如之前在美国上市的水滴筹,他们的筹款几乎是公益性质的,但是他们其实是个在线的保险销售公司,去年的财报营业收入89%成来自于保险经济业务。这么大的市场规模,自然不会被腾讯阿里这些巨头所忽略,腾讯的微保,各种赠送保险,给用户推广告和其他产品,蚂蚁则是靠着相互保打开市场。

和某个“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A Diamond is forever”的品牌一样,教育市场是非常重要的。腾讯和阿里免费或者极低费用的产品就是教育市场的典范。

当他们真正教育好了市场,你觉得他们会比传统保险公司的产品更值得购买吗?

蚂蚁之前在好多场合抨击传统银行是当铺思维,说自己的产品多么多么的牛逼,可是他们的产品除了方便,真的要啥没啥。各种利息比银行高了不知道多少,我可以说他们是高利贷思维吗?其实保险也一样,哪怕拿到了保险牌照,他们的产品除了一些明星产品,剩下的绝大多数依然是坑爹货,甚至比不过传统的保险公司,一些代销产品也就是获取佣金的手段。就和现在电商的好多产品和实体店比并没有什么优势一样。

相反,很多传统保险公司在官网上销售的明星保险产品其实比互联网巨头销售的产品更值得购买,这就和你在航空公司官网购买飞机票经常会比各个互联网平台购买便宜一样。

下一个是责任免除或者叫免责条款

其实保险选取中最坑的就是这责任免除。

其实对于普通人而言,购买保险遇到事情了,无非就是两种情况,要么能赔,要么不能赔。普通人眼中 “保险是骗人的”,实际是指保险的责任免除,也就是不能获得赔付的情况。

首先是显性免责:在合同上有一个固定的格式位置,字体加粗,只要看过合同,就不会错过。

然后是隐性免责:散落分布在合同各个地方,例如免赔额、病种定义、特别约定、名词释义等等。

所以购买之前一定要仔细看清楚条款

如果投保时自己不注意看条款,想当然地以为什么都保,理赔时发现,这不保,那也不保,又要说 “保险是骗人的”了。

显性免责中:重疾险的责任免除中,故意行为、违法犯罪、遗传先天和部分不可抗力,都是不保的;而疾病险中的既往症和非合同约定医院范围都是不保的,患精神性疾病、艾滋病、整形美容、遗传病、先天病、怀孕相关、牙科相关、康复性治疗、性功能相关、高风险运动、职业运动等,都是不能报销的。 意外险中的中暑、高原反应、药物过敏、个体食物中毒、猝死等,都不属于意外,高风险运动,潜水、滑雪、跳伞、攀岩运动、赛马、赛车等都是不给保的;寿险的杀人自杀都是不给保的。

而隐性免责那就坑爹了。比如某保险产品的车辆的定义,摩托车和拖拉机不属于车辆,还有关于医院的定义、初次确诊的定义、救护车使用定义等。还有全车盗抢险,损失了某些零部件也是不给赔的,玻璃险不包括天窗等等等等,这种真的无法一一列举。

还有就是电话推销的保险产品,王爷有一次和某银行的电话推销保险的人聊了差不多半个小时,让他把责任免除都读了一遍,然后放了他鸽子。就是因为我不知道有什么隐性的条款,外加费用真的有点高。

最后来说说看退保,退保可分为犹豫期退保和正常退保,当然还有部分保险公司为了解决争议提供了协议退保的方式。

犹豫期退保

犹豫期退保指投保人在合同约定的犹豫期内的退保。一般保险公司规定投保人收到保单后十天为犹豫期。通常保险公司会扣除工本费后退还全部保费。

正常退保

超过犹豫期的退保视为正常退保。通常领取过保险金的保单,不得申请退保。正常退保一般要求保单经过一定年度后,投保人可以提出解约申请,寿险公司应自接到申请之日起30天内退还保单现金价值。这就比较坑了,每家保险公司每款产品都会有不同,有的甚至只能退保单金额的百分之几。

其实做个总结吧,买保险其实坑太多了,这也是很多国人认为保险都是骗人的不肯买保险的重要原因,要知道国人的保险意识实在是太差了,很多人包括王爷自己,想买保险,但是选取一款合适的产品的难度实在是太高了。当然也有国内高通胀预期的原因,很多产品的收益还不如买点银行股吃分红高…那应该怎么办呢?大家在弹幕和评论中告诉我们吧。

其实理想的保险是大数据保险,虽然现在腾讯和阿里在做,但是似乎遭到了一些限制,同时如果真的大数据保险成型了,那这个社会真的就太可怕了,你的所有病例、家族病史、职业危害性、生活习惯进入了大数据系统,那人真的成透明人了,容易患病需要买保险的人被拒保,健康生活的人还要被资本金收割高额保费,这想想都刺激…